兩會剛落下帷幕,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即確定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減輕市場主體税負,並於5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 此次增值税改革主要包括三項。其一,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税税率從17%降至16%,其二,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税税率從11%降至10%,通過上述兩項增值税税率調整,預計全年可減税2400億元。這也是繼2017年7月農產品增值税13%降至11%後的再次下調。此外會議還決定,將統一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標準,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税額予以一次性退還。這三項措施,預計可減免市場主體税負超4000億元,內外資企業都將同等享受此益。 這次税改,對製造業等行業而言,將增值税從17%降至16% 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對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與消費密切相關的品類而言,税率下調的福利最終可能傳導到服務和價格上,讓廣大消費者收益。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而言,退還税額能緩解企業技術革新,設備購買資金週轉困難問題,減輕企業負擔,促進技術更新換代,提升競爭力。同時。統一增值税小規模納税人標準,將工商小企業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和80萬上調至500萬元,並允許在一定期限內一般納税人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税人,為廣大小微企業帶來福祉。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税改,內外資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這便有利於吸引外資,也體現了税收的公平。 儘管和特朗普制定的十年減税1.5萬億美元約9000億人民幣左右相比,此次中國政府的税改總額不到美國的一半,但是根據兩會期間政府報告承諾2018年要為企業和個人減税8000多億,預計中國政府下半年還將出台一系列減税政策,才將有望兑現這一諾言。
|